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岳阳县信用信息发布平台 > 规则标准

怎样正确理解评定的信用等级

来源:岳阳县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5-10-29 00:00 浏览次数:1

信用等级是合格的专业评估机构,对筹资主体和债券等融资工具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可信度通过科学评估所得出的信用级次符号。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三等九级,即AAA、AA、A、BBB、BB、B、CCC、CC、C。

这九个符号按规定的含义表示了不同的资信级次。一般来说,前四个级次,即AAA、AA、A、BBB都是资信状况合格、或优秀者,是投资的对象、或贷款的对象。后五个级次,大多是资信状况较差,特别是C等三个级次都是资信状况很差,风险很大、甚至极大,是审慎投资或不宜贷款的对象。

由于对评级本质认识上的差异,因而对评定等级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如有的企业认为评上AAA级才光彩,因而评不上就不愿参评。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评级不是评先进,评级是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评上AAA级固然很好,评为AA、A级也不错,因这些等级都是投资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优先考虑的对象。

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单位--都评为AAA、AA……,今-下降了感到不理解。由于评级是对每一时段中信用状况的评估,因此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某一时段有些波动是十分正常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并且抓住这个波动的信号,正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最好的时机。

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单位规模大、发展快、知名度也比较高,没有评上AAA、AA级有些想不通。从长期来看企业规模大、发展快、效益好,应该是与信用状况相连的。但是由于评价的着力点不同、时间段不同,因而也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例如某企业,规模很大,为了提高产能,每-投入也很大,从长期看提高产能、增加市场占有率,对增强企业实力是有很大作用的,然而在投入期间由于贷款多,财务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偿债能力下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出现信用等级与企业规模和发展情况有些差异的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