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新型工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县工信局   2017-02-13 00:00
浏览量:1 | | | |

 

岳阳县新型工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现状与展望

  “十二五”以来,我县按照“四化两型”建设的总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通过产业抓升级、企业抓规模、科技抓创新、招商抓项目,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由资源型、内向型、粗放型向科技型、外向型、园区型加快转变。涌现了中粮米业、茂昌医药、四化建阀门、椰星饮料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岳阳县工业发展迈入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转折新时期。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以来,全县依托生物医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均为建县以来最快、最好的时期。2012-我县被评为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二等奖、岳阳市“四三六”工程二等奖;2013-我县荣获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第一名;2010-2014-我县连续5-被岳阳市评为“联手帮扶企业”先进单位。

(一)经济总量逐步壮大,优势产业贡献突出

2011-,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1.23亿元;2012-,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0.19亿元;2013-,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2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8.78亿元;2014-,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7.7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12.38亿元;至“十二五”末,全县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40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2%、10%。

生物医药、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益突出,对全县的工业经济贡献率达80%以上。特别是湖南科伦2014-完成税收8000多万元,是全市民营企业的纳税大户。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县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进迅速,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共引进大小工业项目124个,其中,投资过亿的项目30个。中粮米业、茂昌医药、盛路科技、四化建阀门、大力神高梯度磁选机、鸿惠家具、靖园休闲食品、洞庭水乡等优势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湖南健强、湖南科伦二期、金诺医药的PE塑料瓶、海宏包装的二期扩改、旺磁电子元器件、智海复合电磁线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十二五”末可投产见效。

(三)园区平台不断夯实,集群效应态势凸显

通过几-的发展,我县已初步形成省级工业集中区(生态工业园)、建材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

    县生态工业园。县财政先后投入5亿多元用于园区建设,总面积达到4573亩,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趋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同时,按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和生态环保要求,成功引进了科伦制药、中粮米业、慧璟科技、大力神、盛路科技、茂昌医药、健强药业等30家优秀企业,合同引资70亿元以上,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2014-园区完成税金上缴2.8亿元,安置劳动就业6700余人,园区已发展壮大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2-,成功获批全省首批工业集中区;2015-5-,经省政府批准,正式以“岳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名称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创园是2009-11-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正式落户我县的,是全国第16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湖南省唯一一家),纳入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几-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核心区初具雏形,目前已引进湘佳牧业、牛牛科技、益农坚果等6家企业,为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县建材工业园。近-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不断完善电力、道路和水系配套、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天然气管道铺设也正在进行。目前,园区共征用土地4212亩,已引进企业11家,总投资19.9亿元。其中陶瓷企业6家,投资16.8亿元,共有投产生产线22条,-生产各类墙地面砖1亿平米以上,2014-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8000多人。2012-,该园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评为第八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度产区”,天欣科技5个项目荣登新锐榜。

(四)转型升级有序推进,科技含量逐步提升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县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转变观念,鼓励和支持他们加大技改造力度,实现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全县传统企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多亿元,新上技改项目33个。其中,湖南科伦新上了国内唯一的,目前只有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才有的粉-液双室袋输液生产线,该产品既可民用,也可供军队使用,投产后可以新增产值2亿元,税收1000万元以上;建材园5家规模比较大的陶瓷企业,已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环保脱硫,并进一步寻求煤改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这项举措的实施,使企业实现了清洁生产,同时保护了环境,减低了温室气体排放,还逐渐改变了在公众心目中污染企业的形象;湖南向红加快两化融合的技改步伐,加大了军品生产的投入,CF-1型基础雷管自动化装填生产线全线整体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十二五”末,我县工业企业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2件、省名牌产品14个,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产业战略联盟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8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

(五)发展环境进一步趋优,企业服务成效显著

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治乱减负力度,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先后安排108个县直部门、16个乡镇对80多家规模企业开展“联手帮扶企业”行动,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00多个;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阻挠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治安拘留12人,刑事拘留5人;县发改局、工信局、水务局、环保局,帮助湖南科伦、向红机械等50多家重点企业争取各类工业项目190多个,累计争资30亿多元;同时,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融资力度,重奖扶持企业有功的金融机构,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五-来累计为企业融资50多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一方面,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够强,产业链短,配套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物医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占到经济总量的85%,大中小三级企业发展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我县工业创新型企业不多,自主创新和研发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精品名牌不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较低。全县企业龙头虽大,但龙身不强、龙尾不精,产业集群化效应不强,导致企业运行风险提高。

(二)制约因素益突出

项目用地、安全、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益显现。环保容量有限,压力增大。人才资源短缺。企业家团队、职业经理队伍、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外来人才引进机制不活,本地企业家和技术适用人才培训培养机制不健全。

三、面临的机遇

    总体来看,我县工业经济及优势工业发展中虽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十三五”将仍是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机遇

2015-,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岳阳打造成为湖南通江达海新的增长极”,岳阳县作为岳阳市最近的辐射县,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加速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

同时,我们要以李克强同志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方向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县“135”工程(完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进45家创新创业企业)的目标,掀起一股创业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大热潮。积极利用网站、商会等平台重点推介,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工业地产上来。

(二)迅猛的交通优势机遇

我县毗邻岳阳市区,县城离市区23.6公里,距湖南省会长沙100多公里、湖北省会武汉200公里,是武汉、长株潭、成渝三大综合改革实验区和“长三角”、“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交通循环次中心。京珠高速、岳望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岳荣新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岳阳港鹿角作业区2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货运码头正在建设之中。岳望高速、蒙西铁路贯穿我县境内。交通区位优势凸显,这为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 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的机遇

经过几-的发展,以湖南科伦、健强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天欣科技、南方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以中粮米业、芭蕉扇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大力神电磁铁、华中科技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优势益显现。我县可以围绕这四大主导产业作好发展文章。支持其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与科研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可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

                                      第二部分

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为主攻方向,以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突出节能降耗,推进两化融合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势产业为基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首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的思想,以全民创新创业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工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创新对工业集聚的贡献率。

——突出高新发展。以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加大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产品。

——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链。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排放量,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引导企业走绿色制造发展之路。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严格投资管理,坚决遏制部分行业过剩落后产能盲目发展。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

——突出做大做强。通过扩能改造、异地新建等方式,促进企业进阶升级。通过政策引导和分类指导扶优扶强,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上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形成有利于“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低于50%。

——到202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占GDP比重超过20%。

——“十三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607亿元,-均增长10%,其中2020-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4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40%左右。

——到2020-,全县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

——到2020-,全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第三部分 发展重点

       依靠我县优势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引导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一区三园”为基础,集聚发展工业。以壮规模、增总量、调结构、增效益为目标,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互联网+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按照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要求,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围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做好点对点支持服务的,培育扶持好一批发展潜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中小项目和企业。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科研合作,力争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发展基地。

一、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健全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重点支持科伦制药、健强制药、民康医用材料、利尔康等4家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初步形成集原料、制剂、药用辅料、药用包材、医疗器械于一体的产业群。到2020-,全县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80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均增长12%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30亿元增加到60亿元,-均增长12%左右。

(一)加大科技投入,做大做强企业

重点发展冻干粉针剂、注射剂、原料药及制剂、生物酶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充分发挥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引导、支持企业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推进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大力开发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开发3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药物新品种。重点支持湖南健强制药有限公司扩大原料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重点支持民康医用材料发展壮大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支持湖南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提升企业知名度。

(二)做好生物医药产业配套企业的引入工作

加大上游配套企业的投入,支持发展包装、物流等上下游医药关联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每-引进3家以上生物医药关联配套企业。重点支持湖南金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提高药用包材生产加工质量。鼓励鹏程纸业、鑫鹿包装箱、民祥包装材料、金诺纸业包装等药用包材生产企业采购新设备,引入新工艺,提升企业生产水平。

(三)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力争建成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生物医药物流基地

做好湖南同安药业有限公司和湖南茂昌药业有限公司二家药业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经营。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通过3-4-努力,另外引进1—3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包括科伦集团),把我县打造成华中地区最大医药生产及配送中心之一。

二、做强装备制造业

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装备工业关键技术突破,鼓励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点发展电磁产品、数控车床、熔炼炉、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节能设备、环保除尘等产品。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合作,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突出“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小型向大型转变、轻型向重型转变、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到2020-,全县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154亿元增加到248亿元,-均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48亿元增加到77亿元,-均增长10%以上,打造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电磁机械产业

重点发展大型起重机械、节能环保型设备、电缆卷筒等三大类产品。重点支持大力神电磁、华中环保科技、海润电气、长风电磁等4家骨干企业细分市场、错位发展、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企企、校企携手,研发新产品,加大信息化在工业设备制造中的应用,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力神电磁、华中环保科技、海润电气等三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到2020-,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左右。

(二)汽车零配件产业

吸收武汉和长株潭两大汽车产业基地的辐射,通过5-努力,引进5家以上汽车重点零配件生产企业,打造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粉末冶金和汽车空调等产品,鼓励汽车配件企业和省内长丰集团、广汽菲亚特、比亚迪长沙基地、湖南吉利汽车、众泰江南长沙基地、北汽控股株洲基地、奇瑞汽车株洲基地、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陕西重汽集团长沙基地、株洲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的合作。到2020全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重点支持华鑫电机、工维粉末等企业的发展。

(三)节能设备

重点发展铸造消烟除尘、熔铝热能设备、废弃动物回收设备、燃烧器等节能设备。重点支持华中环保科技、鑫特热能、盛路人防、颜氏燃烧器等企业,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到2020-实现节能产品销售10亿元。

(四)其他机械设备

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化工阀门、自动包装生产线、人防设备、医疗器械、陶瓷模具加工、化工机械、食品机筛等产品,重点支持向红机械、四化建阀门、金博机床、盛路人防、滨洋机筛等企业的发展。2020-,其他机械设备实现产值15亿元。

三、提升新型建材产业

加快转变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以陶瓷、玻璃、水泥业、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精深加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拓宽国际化经营模式,加快实现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促使建材产业由大向强转变。到2020-,全县新型建材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130亿元增加到182亿元,-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34亿元增加到    48亿元,-均增长7%左右。

(一)建筑陶瓷

积极引导和支持先进产能向优势企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瞄准高端市场,做精、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升级。重点支持天欣科技、亚泰陶瓷、宏康陶瓷、金城陶瓷、百森陶瓷等骨干企业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打造2-3家全国驰名商标。加快华雄陶瓷、弘泰陶瓷、众森瓷业重组步伐。鼓励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玻璃及玻璃制品

以昱华玻璃、天正门窗、竣博工程为重点,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淘汰落后设备,运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扩大企业产能,提高企业效益,建成湖南最大的玻璃制品、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生产基地。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

(三)新型墙体材料

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安达耐火材料、宏星和新型墙体材料、新开新型墙体材料、科兴防水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加快淘汰实心砖生产企业。加快湖南颐通管业的重组。

(四)水泥

启动岳阳南方水泥续建工程,发展预拌水泥混凝土、预拌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建筑构件和工程预制件,提高水泥应用的工厂化加工率。

四、夯实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依托洞庭湖区物产优势,提升粮油、饲料、水产、茶叶、休闲食品等加工业,针对食品加工“散、小、弱”的现状,整合资源、形成集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到2020-,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15-的79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均增长12%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5-的20亿元增加到35亿元,-均增长12%以上。

(一)粮油加工业

我县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县,但大米加工还处在初加工水平,要在洞庭湖流域,引导农户种优质粮,以逐-递增的方式达到30万亩的基地面积,推动湖南粮食种类结构的调整,以岳阳中粮米业、洞庭湖米业、卫农粮库等企业为发展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加工品种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以中粮米业为龙头,发挥品牌效应,打造湘米特色,并将这些“名、特、优”粮推广省外乃至出口港澳。加大食用油精炼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非转基因的各类食用油产品,实施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力争5-内将“金可可”打造成中国纯山茶油领军品牌。

(二)熟食制品

我县熟食制品初具规模,已形成洞庭水湘、味冠天下、巧娃食品等一批全省著名商标。重点发展风味鱼制品、酱卤肉制品、豆制品等熟食产品,重点支持湖南味冠天下、湖南洞庭水湘、岳阳巧娃食品等熟食企业,引导企业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加快企业品牌创建,扩大产品的知名度。

(三)饮料制品

重点发展湖南椰星饮料和铁山矿泉水的开发,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以营养、保健、方便、天然为发展方向,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能,提高罐头饮料生产总量。要加大功能性饮料开发和生产力度,重点发展八宝粥、碳酸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果汁、纯净水等各类饮料。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能,提高罐头饮料生产总量,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关键技术与工艺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其他深加工农副产品

重点支持洞庭春茶、芭蕉扇业、湘渝科技、骆驼饲料、鸿佑饲料等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洞庭春纯天然有机茶、新墙河葡萄、铁山老茶树、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创建8个重点农产品品牌。

五、拓展电子信息产业

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围绕“扩大规模、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加速集聚、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行业特色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拓邦电子、宏阳升电子、冠岳电子、中正电子、旺磁电子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向软件制造及服务、数字视听产品、通信设备和电子材料等领域拓展。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在芯片研发、终端制造、军民融合、应用服务等重点领域引进产值过1亿元的创新型配套企业10家以上,重点打造1家产值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

六、培育新材料产业

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金海科技的化工新材料紫外光固化、水性涂料等环保材料、山东恒联集团与岳阳丰利纸业有限有公司合作的特种纤维素项目、昱华新材料生产的航空材料镁合金、新瑞化工的低温无铅电子合金材料、利尔康的生物酶、慧璟新材料的特种分子筛材料、富和科技的环保化工原料,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扩大产能,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七、发展新能源产业

以火力发电、风能、太阳能为核心,努力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重点支持华能岳阳电厂二期工程建设,投入400亿元建成400万KW发电机组,做好铁山水库风能建设,鼓励企业自建太阳能,利用我县丰富的稻草资源和牲畜便资源,建设生物质能源。

                                   第四部分 主要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加速产业集聚

坚持“一区三园”的产业布局,以我县区位特点、资源和能源条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现状等为特色,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功能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形成特色”的工业园区建设原则,科学布局“一区三园”,提高园区科学发展水平。

“十三五”期间,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产业布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按“一区三园”的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以现有“一区三园”各园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科学性、前瞻性的扩园。加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建设,将规模以上企业统一纳入园区为目标,鼓励并积极引导现有项目向各园区集聚,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产业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一批优势明显、成长性强的主导产业和支撑作用突出的骨干工业企业,着力构建高关联度、高集中度的产业群和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形成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新引进项目统一按照各园区功能和布局落户,全面完善工业产业布局和各园区分工,实现“园区产业化,集群化”的工业布局。

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进程,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聚集,做长产业链、做精产品链,形成共生性产业链条的企业群体,推动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做长产业链,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集群,也是产品深度加工、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为基础,在产业链延伸上取得突破,通过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做长产业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实现我县产业新的腾飞。

二、突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

(一)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节能水平

建立健全以服务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为主的节能服务体系,对企业进行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积极引导、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先进技术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国债资金和省节能专项资金的支持。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县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工业领域节能水平。

(二)加强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我县工业节能监察力度,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以提高工业能效为中心,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强企业用能管理,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完善工业产品节能标准标识和认证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抓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

(三)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格实施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建设,把好工业节能降耗的源头关。大力实施废水、废气、废渣、余热余压等综合利用工程,在重点领域产业加强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污染排放治理,实现清洁生产。

三、推进“两化融合”,加快科技创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理论依据,进一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我县现有产业为基础,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机遇,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加速工业集聚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突出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营销和商品流通网络化。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市场化、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联合体。鼓励企业广泛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设计等技术,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资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产业的深加工和技术创新,围绕增加新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换代和技术升级,努力实现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完善引导培育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体系

统筹安排扶持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培育、技术改造、技术和管理创新、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按照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绩效、开成合力的原则,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企业实行优先支持或倾斜,形成政策合力。鼓励中小企业以股权、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上市发展。

(二)优化公共服务平台

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更好地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使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资源拥有者在诚信、协调、共赢的氛围中建立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互动关系,构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平台。健全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支持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强银企联动,创新金融新产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力度,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担保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设计、研发、试验、检测等服务,打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

                                       第五部分 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不动摇。继续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联手帮扶活动,研究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联系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及时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创新考核方式和手段,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考核奖励。积极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推进工作合力。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对纳入全县新型工业化“十三五”项目库的重点项目,省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推荐申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指导企业通过技术装备升级带动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企业通过上市、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创投基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荐重点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三、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强化发展工业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人才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新型工业化发展成就、企业成功经验、县域发展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