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中国农庄新模式—记岳阳县黄秀农耕文化园
来源: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12-03 11:07
浏览量:1 | | | |

 

黄建文,岳阳市政协委员、岳阳县总商会副会长、岳阳县黄秀农耕文化园董事长。先后荣获岳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岳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岳阳县精准扶贫公益慈善活动“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

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多元的乡村体验……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园地,展示着中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斗笠、蓑衣、镰刀、锄头、石碾、火钳、油灯……这是一个古老的世界,展示巴陵农耕文明及演变历史,诠释岳阳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

位于岳阳县黄沙街镇黄秀村的黄秀农耕文化园,是一个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传统农耕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新型农业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农耕文化园,已获得“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及国家农业部办公厅授予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

2017年3月园区对外试营业,游客接待量就达到28万人次,2018年游客接待量预计将突破40万人次。

4年投入近亿元资金倾力打造

黄秀农耕文化园项目于2014年3月启动建设,是在中共岳阳市委统战部的号召与指导下筹建的同心工程项目。项目共租用农民闲置土地2000余亩,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近亿元。

 

项目集“生态种养、商务接待、游乐体验、研学旅行、农业贸易”五大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岳阳县共建共享项目,并纳入县民俗民居综合旅游小镇计划,该计划将黄秀农耕文化园、黄沙街茶厂、三和村、黄沙街集镇、台创园整合成为一个五点一线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度假区。

 

4年的建设,园区已初具规模,可对外开展学生科普教育、夏令营、大小型会务、各类培训拓展活动以及餐饮接待等,还建有观光农业景点9处,休闲小吊楼、仿古亭、文化长廊等旅游建筑7处,餐饮会务接待中心、夏令营中心等功能性综合建筑4栋,总建筑面积达到13500㎡。

2018年1月,启动民俗馆、黄秀馆、农耕文化陈列馆等项目建设,总规划建筑面积4000平米。

择一地停泊,遇一缕书香,时光深处,心暖花开。漫步园区,小桥亭台,木船溪河,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在这里,不仅有热情似火的玫瑰园,清新典雅的栀子花园,还有充满欢乐的水上乐园、烧烤、沙滩;游客除了可感受到浓郁的农耕文化外,还可以参加田野采摘、浅水捕鱼等亲子互动趣味活动。这里还有能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会议厅,也有充满艺术魅力的黄秀书屋。你可以在艺术区挥毫泼墨,也可以在党建活动室感受先辈们的革命情怀。

目前,园区已获得“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及国家农业部办公厅授予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并与中南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农耕文化园作为中南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下一步,园区除了加大力度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外,还将集中精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针对园区一些游乐体验项目进行招商。公司正就“空中田园”与“太空种子”等现代农业项目的引进与合作商进行磋商,同时就共同开发特色农业项目与台湾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游客集散中心

 

一个有梦想的人

 

研学旅行活动之浅水捕鱼

 

 

玫瑰花园里的汉服文化展示

 

 

黄沙街首届农民歌手大赛在农耕园隆重举行

 

 

首届篝火艺术节

 

 

多功能会议厅

实践来源于理想。黄秀农耕文化园的操盘者黄建文,就是黄沙街镇黄秀村人。

1973年出生的他,生于斯长于斯,曾经在外打拼多年。2003年,在建筑界小有成就的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企业发展的重心转移至乡村,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他深爱着这片土地。

黄建文先是回乡投资200万元开发农村集贸市场,该项目彻底改变了黄秀村的落后面貌,被评为“岳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重点项目。他还利用名下的实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年创税收300万元以上,为家乡群众搭建了一个创业致富的平台。

2008年5月他以个人名义捐资100万元在黄秀村修建黄沙街镇敬老院,2011年、2012年为敬老院扩建再捐款200万元,目前该敬老院实际占地面积35亩,能供养100位以上老人,为当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经过多年探索,为了进一步带动家乡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发展,2014年,黄建文开始筹划更大的梦想蓝图。他决定流转农民闲置土地,开发黄秀农耕文化园乡村旅游项目。

这个项目一经启动,担负着太多的期待,也倾注了黄建文全部的心血。

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尤其要在乡村画下一张大规划图,这其中需要探索的内容太多。4年来,黄秀农耕文化园经历重重波折,遭遇过资金及招商的瓶颈,一路走来,一路披荆斩棘。

黄建文的决心和执着,终于为园区的发展迎来新的篇章。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实现了从普通“农家乐”到“旅游综合体”的转变,在岳阳地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返乡人士回家乡投资乡村经济建设项目。

黄建文深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企业的介入会让乡村发展增加更多驱动力,发挥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打造“中国农庄”新模式

其实,在探索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黄建文有着更为清晰的定位,那就是要为打造“中国农庄”的新模式而努力。

在黄秀农耕文化园,他提出要打造一个开放的“家”,即一个创业致富的企业之家、一个居民休闲的静养之家、一个品味耕作的农民之家、一个传递爱心的善良之家、一个有着思想高地的文化之家。

因此,项目的功通定位,就紧紧围绕这些元素而展开。在发展上,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倡导新风、农企联姻、实现双赢”为宗旨,成立农民合作社,建立放心食品基地,创立地方品牌,有效地推动地方循环经济发展。随着园区的发展,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高效。

一方面,园区的运营发展不断吸引着外来资金的注入,这些资金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参与到农耕园项目合作经营中,推动了园区建设;另一方面,带动了周边的项目建设,推动了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备。

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将农村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统筹经营,群众把土地租给园区,自己还能参与到经营中去。同时,园区所发展的分项目均可以合作形式提供给群众,让农民搭上园区发展的顺风车,在乡也能创业。

农耕园主要从事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旅游活动,主要以绿色、生态、休闲、健康为市场切入点。所有来园区游玩的客人都能尝到最新鲜、最健康的生态美食、享受最传统的农耕体验。这些项目带动近50余户当地农民创业增收,公司+农户的模式成效显著。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农夫提供自家的土产品,公司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接收并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公司在合作农户上特别注重挑选那些五保户、特困户家庭,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帮助农民脱贫脱困。目前,园区还为当地解决就业岗位90余个,其中残疾人3个、贫困群众就业15个。

 

园区的发展,也为专业技术人才进驻乡村打通道路。自2014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通过企业不断运营发展,成功吸引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20余名,服务于园区经营发展、服务于当地的集体经济。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在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们定期为当地农业大户提供业务培训,目前已组织培训11次,培训人次达200余人。

下一步,园区还将通过股权激励、高薪酬、高福利等优势条件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入,为当地经济建设提速。园区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这对于农民身份的转变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大有裨益,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

为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打造“中国农庄”新模式,黄秀农耕文化园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就业,以旅游带动精准扶贫,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文化园将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农业发展的产业联合发展基地,通过市场运作,将成为岳阳的一张靓丽名片。

 

 

 

黄秀故事

 

黄秀(1657-1747),岳阳县黄沙街镇黄秀村人,字实庵、号道山。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通经史,多有建树。64岁时,他考上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后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协理山西道事。任职期间,忧国忧民,尽职尽责,经常轻车简从,体恤民情,曾上《推广皇仁疏》,条陈“赈恤、堤防”诸大政。

黄秀当了3年御史,退休回家,自号“洞庭渔人”,建屋于“河饶之畈”,称为“怡颐堂”。他不顾年老体迈,应邀续修《巴陵县志》,后又应邀赴黔纂修《贵州通志》,寓居阳明书院,致力于王阳明学说的研究。卒年90,著有《道山堂文集》《读史论略》《洞庭湖赋》《黄道山先生家训》等。

 

本版图片由岳阳县黄秀农耕文化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