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碧水|水碧万物生①水之变:湘北母亲河“痊愈”了
来源:岳阳日报   2023-04-12 09:37
浏览量:1 | | | |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弓 视频 李锦峰 陈佳)

水从平江幕阜山、临湘龙窖山流出,在岳阳县筻口镇交汇,始名新墙河。河水一路向西,汇入八百里洞庭,是岳阳市境内仅次于汨罗江的第二大河,被奉为湘北区域的母亲河。

这条因采砂、捕鱼、放牧、污染等原因而一度满目疮痍的大河,如今河水清澈,水鸟翩跹,生物多样,再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万千气象。

2022年,岳阳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作卓有成效,林长制工作获国务院表彰奖励,河长制、长江禁渔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奖励。

2020年,在林业系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汤安民,调任湖南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一次,在新墙镇老街居委会宣讲湿地保护时,汤安民动了情,他说:“只要大家从自身做起,把湿地保护好,那个碧波荡漾、绿荫如黛,‘能行千石巨舰’的新墙河一定能回来!”

人群中一阵哄笑。村民刘慰说,虽说这几年不让捕鱼,不让放牧,不让挖砂,但水还是透着一股味,岸上还是坑坑洼洼。“啥时候新墙河治好了,我义务帮你看着!”在河畔长大的刘慰有点不相信母亲河能够再现原来的美。

“下雨怕涝,天晴怕臭,水质不好,还怕连累到田里的稻子!”老街居民欧阳雪附和着刘慰诉苦,说着新墙河的疑难杂症。

遭到“抢白”的汤安民陷入了深思。是啊,村民们说得不错。这几年来,县里对于新墙河的治理不可谓不重视,各个部门殚精竭虑,人、财、物要素全面保障,

但治来治去,新墙河的水质一直处于IV类水平。

问题出在哪?每个人都在苦苦找答案。病在河里,根在田间,化肥使用超标导致新墙河水体磷氮指标偏高;病在岸上,根在观念,植绿林带缺乏后期管护让岸线很难绿起来;水利、林业、环保、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都开了“药方”,可不仅没治好新墙河的病,甚至有时候还自相矛盾。

治新墙河的病,绝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新“药方”怎么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于是,趁着2022年洞庭湖区启动新一轮的“山水”修复工程,岳阳县同步成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指挥部,对新墙河流域水环境实施综合整治,将涉及有生态保护和修复职责的部门全部纳入其中,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从原来的“九龙治水”变成了“握指成拳”,形成立体修复的格局。

新墙河再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万千气象

“从此,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汤安民笑称,当他和同事们忙着监测新墙河流域湿地修复状况时,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对照生态环境部门修订后的磷、氮排放标准,与化肥生产厂家和种粮大户商量着化肥生产标准;林业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忙着将原来植绿的速生林调整为经济林,发动当地村民承包养护……

数据打通,服务前移。部门还是那些部门,但大家携手并进,步调一致跨出一小步,生态保护效果就往前跨出一大步。“黑臭水体不见了,河道生态持续好转,历史遗留矿山全面复绿,湖滨湿地植被群落得到重建。”刘慰说,给外人介绍新墙河时,老街居民总会自豪地说一句:“看,这就是我家门前的大公园!”

目前,新墙河水质长期稳定在II类。更令人欣喜的是,汤安民监测发现,2022年冬季,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沙秋鸭,首次安家新墙河湿地公园。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冬季,共有包括中华沙秋鸭、黑鹳在内的8种0.62万只国家一、二级保护候鸟在此越冬,保护鸟类数量增加了3.2%,实现多年来首次提升。此外,虉草、苣草等水生植物接连被监测发现,湿地植物种群增加了6科8属17种,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新墙河流域面积也不断长大,截至目前已达到7000多公顷。

随着新墙河逐渐“痊愈”,刘慰也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去年,岳阳县组织湖区村民治理护湿员队伍,刘慰放弃在外打工的不菲收入,第一个报了名。每天骑着电动车,身穿红马甲,带上环保袋,巡护20公里的河堤,劝阻破坏湿地的行为和记录生物多样性。在他的影响下,妻子王芳也成了一名志愿护湿员。护湿工作辛苦而乏味,但夫妻俩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发动当地村民加入到了义务护湿队伍中,逐步实现了对新墙河流域网格化管理。

一度焦虑无比的汤安民如今松了口气。他介绍,为提高湿地管护力度和修复效率,岳阳县推行智慧+林长制,将护湿员全部纳入林长制护湿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渔政局、砂石管理、芦苇生产等部门监测系统,对全县湿地面积实行全覆盖、无死角监管。“把新墙河治好了,洞庭湖也跟着好转。就像中医治病,调理好了一个器官,五脏六腑都跟着受益!”

史载,新墙河支流众多,水源丰富,原可通航大船。这条一度渐行渐远的母亲河,正向湘北儿女越靠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