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农耕园绘就农村发展新蓝图!岳阳县即将迎来又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县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03-05 09:23
浏览量:1 | | | |

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多元的乡村体验……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园地,展示着“中国农庄的新模式”。

斗笠、蓑衣、镰刀、锄头、石碾、火钳、油灯、钱罐……这是一个古老的世界,展示巴陵农耕文明及演变历史,诠释岳阳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

位于岳阳县黄沙街镇黄秀村的黄秀农耕文化园,是一个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传统农耕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新型农业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农耕文化园,2017年入选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为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黄秀农耕文化园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提升了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就业,以旅游带动精准扶贫,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十年磨一剑

发展现代乡村旅游

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乡村旅游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快速增长、多元化的新态势。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是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给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给当地传统的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从传统的乡村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再到后现代乡村旅游,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

2003年,岳阳县同心生态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文响应政策,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投资200万元于家乡开发农村集镇市场,而后又新修住宅楼,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黄秀村也被岳阳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4年,黄建文经过多年探索,从粗放发展到提升品质,从自由发展到打造品牌,从零散的“农家乐”到“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度假区,从过去的“卖风景”到现在的“卖乡愁”,从“生态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投资近1亿元,规划建设近600亩的黄秀农耕文化园应运而生。

文化园处于岳阳市以南湖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战略、1小时岳阳县、湘阴旅游经济圈的中段,岳阳至湘阴G240一级公路,岳阳市区至黄秀农耕文化园仅需40分钟。

以园为中心

建设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集群

观光游览,这里有热情似火的玫瑰园,清新典雅的栀子花园;亲子互动,这里有充满欢乐的水上乐园、烧烤、沙滩;商务休闲,这里有能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会议厅,也有充满艺术魅力的黄秀书屋。

黄秀农耕文化园精心打造了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传统农耕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和新型农业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农耕文化园。目前已建成栀子花海、栀子迷宫、采摘园等观光农业景点9处,休闲小吊楼、仿古亭、文化长廊等旅游建筑7处,餐饮会务接待中心、夏令营中心等功能性综合建筑4栋。其它项目正在建设中。

公司除了加大力度完成内部的基础设施完善外,正集中精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具体针对旅游开发、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水上乐园、训马射箭场、采摘园(特色水果、特色蔬菜、台湾特色)等进行招商。对于一些项目的合作模式,公司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采用利润三七分成的合作模式。合作单位带资进入,获得利润的70%,园区提供场地与合作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保障功能,获得利润的30%。

黄秀农耕文化园预计每年接待旅客40万人次,旅游和各渠道农产品销售综合收入可达1.2亿元,综合利润3600万元,投资回报率可达30%。

在中共岳阳市委统战部的号召与指导下,黄秀农耕文化园已流转农民闲置土地2000余亩,储备成立农民合作社可用土地3000多亩。为了更快速地通过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公司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2亿元,建设“互联网+农业+旅游+金融”的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尝试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为龙头,整合区域资源,带动各个产业的综合发展的“新模式”。

以黄秀农耕文化园旅游项目为龙头,建设黄秀美丽乡村示范村;依托黄沙街镇地方产业和台创园,深挖本土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台湾特色产业,建设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台湾特色产业”的特色小镇;建立岳阳县农业产业线下体验传播区,以垂直农业生态供应链服务商的形式成立互联网C2B平台,建立岳阳县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台湾特色”双轨并举,一村一镇一县三级布局,形成以黄秀农耕文化园为中心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未来,文化园将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以及岳阳县农业发展的产业联合发展基地,将通过市场运作,使之成为岳阳县的靓丽名片。

助困扶贫

当地村民的温馨家园

黄秀农耕文化园并不只是纯粹的商业体,它还是当地村民的温馨家园。

“我在文化园搞后勤,不仅包吃,每个月还有1500元工资拿,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今年50岁的黄爱良是一名五保户,自从黄秀农耕文化园开园以来,他就在这里上班,为家里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在办好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黄秀农耕文化园积极响应岳阳县政府的号召,做好扶贫工作。目前该园在职员工70余人,其中聘用当地村民50人,占企业在职人员的70%,包括五保户3人、残疾人2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经理黄建文创新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推进公司产品发展,把基地建在贫困农户中。2017年,公司与岳阳县黄沙街镇黄秀村、三和村和新天村43户贫困户签订产业扶贫协议。每户贫困户支持扶贫资金1000元,其中已支付三和村扶贫资金17000元,支付黄秀村扶贫资金16000元,新天村10000元,并以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从三和、黄秀两村的贫困户中购得生猪50余头。

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黄建文始终把回报社会和家乡当做自己的另一份事业。在黄秀农耕文化园旁边的黄沙街镇敬老院(48名孤寡老人入住),就是由黄建文捐资100万元发起建设,并坚持每年10万元的物资扶助,至今基础建设与物资捐赠累计达300余万元。在敬老院,48名孤寡老人、五保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每个老人都把黄建文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自2015年起,他又对4名贫困学生进行长期教育扶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秀农耕文化园绘就新的农村发展模式,就是要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就是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浑然一体、和谐统一。